京西乒乓燃情开赛 京津冀友谊赛预热大满贯
9 月 5 日的石景山首钢园六工汇内,白色乒乓球在球台间飞速穿梭,清脆的 “乒乓” 声与观众的喝彩声交织成一片热闹的海洋。“京西有惊喜・全民来乒乓” 京津冀乒乓球友谊赛在此火热开赛,来自天津河北区、河北雄安新区及北京丰台、门头沟、房山、石景山 6 个地区的 11 支队伍、百余名选手齐聚一堂,以球会友,为月底即将拉开帷幕的 2025 年 WTT 中国大满贯赛事提前预热。
作为本次友谊赛的重头戏,赛事采用团体赛制,设置了男子单打(40 岁以下)、男子单打(40 岁以上)、女子单打、男子双打和混合双打五个项目,采用五场三胜、三局二胜制,每局 11 分的规则。赛场上,既有朝气蓬勃的青年选手展现凌厉攻势,也有经验丰富的老将凭借稳健手感周旋,各行各业的乒乓爱好者们怀揣热爱,用精准的发球、巧妙的旋球和有力的扣杀展现着民间乒乓的活力。来自雄安新区的选手张国成赛后难掩兴奋:“能和京津冀的球友切磋,还能近距离感受国手风采,这样的机会太难得了!”
赛事的高潮出现在颁奖环节,向鹏、陈垣宇、陈幸同、刘炜珊四位国手的登场引发全场欢呼。他们为获奖队伍颁发奖牌后,还与现场观众展开了趣味互动。“小乒乓球手” 挑战赛中,孩子们踮着脚尖挥拍接球,引得阵阵欢笑;“乒乓五子棋” 创意游戏则让观众在趣味中感受乒乓策略的魅力。这种专业与业余的近距离联动,正是石景山打造 “全民乒乓” 生态的生动实践。
此次友谊赛的举办地石景山,早已与乒乓球结下深厚缘分。作为 “双奥之区”,石景山近年来通过 “赛事引领 + 设施完善” 双轮驱动,让乒乓热潮渗透到城市肌理。数据显示,截至去年底,全区已有各类乒乓球场地 335 个,总面积近 1.7 万平方米,仅 2023 年就为社区新增 50 张室内球台和 71 张室外球台。从 “国球进社区、进学校、进景区、进商场、进企业” 的 “五进” 活动,到覆盖 9 个街道的社区乒乓球联赛,石景山正让乒乓运动成为市民生活的日常。
这场友谊赛更是为即将到来的 WTT 中国大满贯奏响序曲。将于 9 月 25 日至 10 月 5 日在首钢园举行的大满贯赛事,是 WTT 体系中级别最高的赛事,冠军可获得与奥运会、世锦赛同等的 2000 点世界排名积分,国乒主力将悉数出战。值得一提的是,首钢园的冬奥场馆通过 “冰乒转换” 实现创新利用,曾经的冰球馆变身酷炫的 “八极场” 主场馆,短道速滑馆改造成比赛馆,充分展现了冬奥遗产的可持续价值。

石景山区体育局群众体育科科长贺琼瑶表示:“顶级赛事不仅是竞技舞台,更是推动群众体育的引擎。” 此次京津冀友谊赛正是这一理念的体现 —— 通过区域体育融合,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,让国球魅力从国际赛场延伸至百姓生活。赛事期间,首钢园周边的商场、酒店也同步升温,六工汇购物中心的趣味乒乓体验区人头攒动,赛事主题餐饮、住宿优惠等 “票根经济” 联动,让乒乓热情带动起全域消费活力。
随着友谊赛落下帷幕,石景山的乒乓热潮还在持续升温。从社区球台旁切磋的邻里,到商场里体验趣味乒乓的家庭,再到期待大满贯巅峰对决的球迷,这座城市正以乒乓为媒,书写着 “双奥之区” 的体育新篇。正如一位参赛老将所说:“在这里,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乒乓快乐,这就是国球最动人的力量。”